冬去春來,萬物復蘇,是美好的季節,陽光明媚,氣溫回升的同時,一些傳染性疾病也會接踵而來,小兒抵抗力弱,更容易被病毒侵襲,現在就春季小兒流行病的一些預防、辨別和處理介紹給各位寶媽寶爸,讓大家也有個準備和處理。
1、流行性感冒:從感染病毒到發病其實時間很短,常會出現發熱、高熱,伴頭痛、咽痛、咽干、咳嗽、鼻涕及困乏等癥狀。遇到這種情況呢,我們可服用一些緩解癥狀的藥物,咳嗽咳痰較重時可加服一些化痰止咳的藥物,高燒可以給于退熱藥物。飲食宜清淡,多飲溫水。如果癥狀嚴重,還是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醫,同時盡量避免與其他小朋友的密切接觸,以免傳染。在空氣質量良好的情況下,保持室內通風,適當的戶外運動也是預防和恢復的有效途徑。
2、流行性腮腺炎: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發病高峰期,好發于5-10歲的小朋友,一般表現為腮腺部腫大,先發于一側,另一側有時在2天左右后也會腫大,有時伴有發熱。大多在一周后痊愈。讓寶媽寶爸放心的是,患病一次可獲得終身免疫。發現腮腺炎應馬上進行隔離,同時臥床休息,飲食應清淡易消化,以流食及半流食為主,盡量避免進食酸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。可以適當給予局部冷敷以減輕疼痛腫脹。
3、流行性腦脊髓膜炎:流腦的傳染性很強,好發于6歲以內的小朋友,春季尤其是發病高潮。本病起病很急,發熱突然,并出現劇烈頭痛、惡心、噴射狀嘔吐、頸項部強直等癥狀。不予重視或治療不當容易留下腦性癱瘓等后遺癥。遇到這種情況,一定要及時就醫。同時飲食易消化,多飲水,保持周圍環境衛生及新鮮空氣流通。
4、猩紅熱:好發于冬末春初的急性發疹性傳染病,輕型發熱不重,伴咽炎,皮疹很少,不易引起注意,往往在出現皮疹脫屑或并發腎炎后才知道患了猩紅熱。中毒型常見病史發展迅速,突然高熱,全身中毒癥狀明顯,還伴有驚厥、昏迷、嘔吐、煩躁,甚至出現休克,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有出血點。出現這類癥狀寶爸寶媽一定要及時就醫,給予對癥用藥,控制病情。讓寶寶臥床休息,清淡飲食,并注意營養和水分的供給。發疹期間要加強皮膚護理,防止寶寶抓破皮膚,必要時遵醫囑涂藥水止癢。
5、紅眼病:也叫急性結膜炎,好發于春季,感染后幾小時就會發病,常見眼睛發癢、異物感、流淚、怕光、結膜充血、眼瞼紅腫等不適。出現這些癥狀時,除醫院就醫以外,注意讓寶寶不要揉搓眼睛,也不要自行用熱水沖洗寶寶的眼睛以免損傷眼角膜,且不要擅自給寶寶滴眼藥水以防滴入含有抗生素成分的藥水,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處理,同時注意眼衛生。
6、另外,春季還有容易發生一些過敏性疾病,如過敏性鼻炎、過敏性哮喘、過敏性皮炎等病癥,出現這些問題時,應弄清寶寶的過敏原所在,除避免接觸過敏原以外,飲食清淡、營養均衡,禁食或少食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,限制多脂多糖飲食,多食蔬菜水果。癥狀難以控制時,應前往醫院就醫,必要時給予抗敏藥物治療。同時注意加強寶寶自己的身體素質,才能更好地抵抗外界侵害。
在春季常見小兒流行病的處理上,除了及時于正規醫院就診外,盡量減少在人多的密閉公共場合活動、多于空氣新鮮的戶外活動鍛煉、注意飲食清淡、均衡營養、豐富維生素的補充、多飲水等,都是科學的防護和處理。愿寶寶們都能健健康康的度過美好的春天!